返回顶部

用蓝天碧水绘就美丽广安生态底色

www.scol.com.cn  (2018-01-31 14:18:02)  来源:广安日报  
编辑:刘川  

严守环保红线,蓝天、白云成为城市环境新常态。

故事一:

“农村的环境越来越好”

垃圾随手扔了几十年,如今,岳池县普安镇甘堰塘村村民已逐渐改变这个习惯。1月3日,记者在该村看到,在村头的一个垃圾房旁,不时有村民提着袋装垃圾往里放,像这样的垃圾房,全村共有9个,分别设置在群众聚居区。

“这种方式非常好,我们已养成了定点丢垃圾的习惯。”说起村里的垃圾房,该村5组村民文树英直夸它的作用大:曾经随处可见的垃圾、蚊蝇越来越少了,闲暇时在广武路旁的新农村里溜达一圈,心情无比舒畅。

前些年,由于环卫设施跟不上,村民们的生活垃圾大多简单收集、随处露天堆放,严重影响镇容村貌,更易造成土壤、水体的二次污染,极易形成污水横流、臭气难闻的现象。

近年来,我市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建立完善农村垃圾集中收运处置机制体制,落实人力物力财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全力抓好农村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四个环节,并在各村严格实行垃圾“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村民改变原有习惯,定点丢弃垃圾,全面打通垃圾收运最后一公里。

以甘堰塘村为例,该村以扶贫的公益岗位为基础,专门成立了一支收运垃圾的队伍,每周分两次对通村通组的道路进行保洁清扫,按照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管理模式要求,将村里垃圾集中收运。

全市场镇、村落数量众多,每年产生的大量垃圾如果处理不好,无疑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为此,我市通过招商引资,在普安镇投资建成日处理垃圾900吨、年发电量约0.6亿度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集中处理广安区、前锋区、华蓥市、岳池县、武胜县5个区市县的城市生活垃圾。

“除了发电,焚烧后的炉渣还可以用来筑路、制砖,垃圾焚烧所产生的烟气通过处理后达标排放,不但‘榨’干了生活垃圾的利用价值,而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破坏生态环境。”该发电厂负责人介绍说。

“以前农村房前屋后的垃圾随处可见,味道难闻,现在每个村都有保洁员,修建了垃圾池、垃圾房,大家自觉地将垃圾丢在指定地方,再由镇上集中清运,方便了群众生活,农村的环境也越来越好了。”该村村民颜银林一边将袋装垃圾扔进路边的垃圾池,一边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故事二:

“村里有了污水处理站”

“随着村里的河道整治工程完工和污水处理站建成,村里的环境真是一天比一天好!”1月3日,岳池县瞿家店村文化广场外,正在水塘边垂钓的村民廖中林告诉记者。

“以前有些村民喜欢乱倒污水,既污染水源又破坏环境,导致村里的河水水质很差。”廖中林的家离村头的小河不远,他见证了河水水质由清变污到再变清的过程。

河水水质的变化,要从2016年该村修建污水处理站说起。“农村修建污水处理站,以前听都没听说过,怕是应景哦。”这是廖中林得到消息后的第一反应。随后,挖掘机、工程车开进该村,村里的河道加宽、新修了拦河坝、污水处理站的建设一天一个样,这让廖中林看到了希望——村里环境真的要大变样了。

在离拦河坝不到100米的村级污水处理站,只见站内的水解酸化池、调节池、二沉池、人工湿地错落有致,生态滤槽里种着各种各样的植物,犹如生态公园一般。瞿家店村第一书记谢静远告诉记者,村里的生活污水经过反复过滤处理后,可以像自来水一样清澈,拿来浇菜都没问题。

“我们采取了先进处理技术,就是厌氧+耗氧+曝气+协管沉淀+出水消毒,经过处理的污水可达一级标准。”谢静远说。

瞿家店村河水水质的改善只是我市推进“洁净水”行动的一个缩影。据悉,为加强各乡镇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各县相继出台了《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办法》,加强了运行维护费用的保障,各污水处理站按照PPP模式托管运行,维护费用由县财政支付。乡镇自行运行的污水处理站由县级财政全额保障。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标准设计并建设农村污水处理站是探索污水处理的必然选择。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将更加努力地维护好、运行好各个污水处理站,确保污水处理达标,让全市乡村美起来。

举措成效:

2017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环境建设年”。去年以来,我市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全力攻坚“三大战役”,扎实推进中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天蓝、水清、地绿的生态宜居环境,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蓝天保卫战”扎实有效。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通过狠抓工业污染治理、扬尘污染整治、严禁秸秆露天焚烧、汽车尾气污染防治和综合污染治理,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碧水保卫战”全面推进。持续深化“洁净水”行动,加强嘉陵江、渠江“两江”流域及全市重点小流域综合整治,全市河流水质明显改善;全面落实“河长制”,定期组织开展巡河工作,督促各地切实整治流域污染源64个;配合市人大做好《广安市集中式饮用水安全管理条例》立法工作,并于2017年9月正式公布,这是

我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制定的第一部实体性地方性法规;扎实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全面排查县级以上城市饮用水源地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并督促强化整改。

“净土保卫战”稳步推进。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广安市工作方案》及2017年度实施方案;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布点和9个国控监测点位设置,确定430个农用地详查点位和27家土壤污染重点企业;积极组织编制《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启动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建设;接受省人大“一法一条例”专项执法检查,督促全面完成检查中发现的9个问题整改;严格固废危废监管,审查上报181家企业危废申报登记表,申报危废产生量6218.58吨,对全市95家涉危企业开展年度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

此外,我市在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开展环境监测、严格落实减排任务、提高环评审批服务效率、深化环保宣传等方面也取得了良好成效。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