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花甲老人守望烈士英魂励志后人

http://www.scol.com.cn  (2017-04-01 10:41:56)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刘川  

四川在线消息(陈定军 记者 王林)今又清明节,在这个踏青祭祖的日子里,人们纷纷缅怀先烈,无不沉浸在对逝者的怀念里。

在前锋区三墩坎烈士墓,埋葬着17名为了建设襄渝铁路而牺牲的烈士。先烈逝去数十载,今人纪念仍将在。当地的老百姓多年来自发为墓地扫墓,除草,做修缮。纪念先烈不是一场活动,而是刻在心间的一种恒久情怀。

3月31日一大早,家住前锋区平桥社区的蒋开通大爷就出门了。他拿着扫把,穿过车流的马路,向家对面的三墩坎烈士墓走去。清明将至,前来祭奠的群众越来越多,蒋大爷着急着要去墓地打扫一番。

蒋大爷,今年68岁,他并不是三墩坎烈士墓的专职环卫工人,因为在周边居住,他自发来清扫墓地,这一扫就是数十个年头。扫地,

摆花,清扫墓碑,一切都是那么地熟练和庄重。

1968年,襄渝铁路开工建设,横跨陕川鄂三省,穿越大巴山和秦岭,是当年我国三线建设的重点战备工程,是联络中原和西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对发展经济,加强国防具有重大意义。

“襄渝铁路是一个重要的国防建设工程,它属于三线建设的一个重要工程,起到打通战略通道的作用,当时修襄渝铁路,我们还很小,只有几岁,听大人说,要修铁路了,就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喜讯。”据前锋区文管所工作人员胡友国介绍,“襄渝铁路修好了就意味着战略通道打通了,也成了当地的一个重要物资通道和经济通道,让我们这儿的人能够走得出去,外面的人能够进来。”

然而,襄渝铁路沿线山高谷深,地势险峻,地质复杂。全线桥隧密度占正线全长46%,施工条件极为恶劣,修建过程十分艰难。同时迫于科技的匮乏,山火、爆破、翻车事故频发,随时可夺去建设者们的生命。

“当时的条件就没有现在的科学,那时候,用的是土炮,用炮杆扯,把火药注入,然后用人工点,所以说是不安全的,就牺牲了很多人,因公受伤死的多。”蒋开通说。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场场悲壮的逝去,真实地发生在当时年仅20岁的蒋开通面前,蒋大爷忘不掉,周边许多亲历者更加没有忘。

据蒋开通告诉记者,在当地群众眼里,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为此,每年清明节前夕,都要不少中小学生、当地市民自发来该烈士陵园扫墓的,并在这里开展“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队(入团)誓词”等活动。

说着话,一群少先队员举着鲜红的队旗走进烈士墓。他们秩序井然,神情庄重,在刻着“革命烈士 永垂不朽”的丰碑前,肃穆站立,默哀敬礼。在聆听完烈士的英勇事迹,同学们各个神情肃穆,用小小的手捧着洁白的纸花,为烈士们献上无限崇敬之情。

“每一年清明节前夕,我们都会来到这个地方,让我们的学生祭拜先烈,缅怀先烈……”前锋区实验学校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开展此项活动,旨在充分激发孩子们好好学习,勇于接过先辈的旗帜,迎接未来的挑战,把他们的精神发扬光大。

此时,一旁的襄渝铁路火车轰鸣而过,伴着清脆响亮的少先队队歌,“革命烈士 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显得更加神圣。明媚阳光下,红旗与青山辉映,轰鸣与肃穆叠加,这种对比,如此鲜活,如此厚重,“不畏艰难,敢于献身” 的先烈精神必将深深留在学生心中,永远铭记,真切传承。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