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看广安如何跨过转型发展这道坎

http://www.scol.com.cn  (2017-06-12 13:57:50)  来源:广安日报  
编辑:刘川  

4月24日,“西部军民融合创新科技(广安)研发实验基地”在邓小平城乡发展学院挂牌成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是我市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里程碑事件。

这样高含金量的创新研发平台,在广安并不鲜见。2013年以来,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清华大学广安新能源研究院、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广安分院、西南大学广安高端产业技术研究院……一系列高规格、高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纷纷落户。

广安缘何受到如此“青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广安市高端决策咨询专家卢山毫不讳言:“我们看中的是广安电子信息产业在科技研发、技术创新、产业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与广安开展深度合作,必将取得双赢。”

高度评价的背后,映射着广安狠抓创新的力度、深度、广度。五年来,市委市政府突出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坚定不移走创新引领转型发展的路子,统筹制度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激发释放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

体制机制创新:

自上而下破除发展藩篱

广安的全面创新改革之路,从2013年2月就始现端倪。

彼时,王可凤是广安区前锋镇的一个普通农民。当月底,国务院批准广安市调整行政区划,前锋区成立,王可凤成为前锋区大佛寺街道办事处幸福村居民,由农民变为市民,每月领取养老金,日子越过越舒坦。

这是侯晓春履新市委书记后烧的一把旺火:将原广安区一分为二,新设前锋区,一举打破“一市一区”格局限制,广安发展由此迈入“双车头”拉动时代。

区划调整只是起点,一场机制体制创新改革风暴随之席卷全市:扩大广安国家级经开区管辖范围,新设川渝合作示范区枣山物流商贸园区、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华蓥山旅游文化景区,组建广安发展建设集团、交通投资建设集团、金财集团和四川经准检验检测公司……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6+4+N”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成功构建,众多全新增长点共同发力,拉动全市经济整体快速发展。

以金财集团为例。自成立后,集团累计投融资总额28.04亿元,支持本地企业300余家,拉动社会投资近110亿元……五年时间,市级投融资平台公司带动各地成立20余家投融资公司,加快了广安经济转型发展步伐。

五年跨越,包括金财集团在内的数字“N”不断增大。这意味着,改革创新始终贯穿在广安转型发展的道路上。

在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时代,只有不断推进全面创新,才能以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才能释放巨大的发展潜能,使各种活力竞相迸发。这是广安决策层的共识。

谋定而后动。在创新改革初尝甜头之后,市委四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排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的创新发展,成为引领广安发展的第一动力。五年时间,全市制定出台4个专项改革方案,1项改革纳入国家试点,全面创新改革势如破竹。

“与‘十三五’发展同期谋划和部署,创新在支撑引领广安未来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市发改委主任熊祥俭一语中的。

自上而下强化顶层设计,以直面一切困难和挑战的决心和勇气,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除顽瘴、克痼疾、破藩篱,广安改革创新的步伐坚实有力。

借脑借智发力:

补齐人才短板集聚优势

今年4月,41名同志头上多了“广安杰出人才”的光环。光荣榜上,无一不是广安创新驱动的引领者,

在经济转型发展的主战场贡献智慧和才干。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在2013年以前,作为典型的欠发达地区,人才资源匮乏、创新能力不足,是广安无法回避的难题。

只有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在转型道路上实现后发高点起步。深谙此道的广安决策层,将目光投向国内顶尖人才,着力“招才引智”。

早在2013年初,市委市政府便制定出台《关于聘请高级决策咨询暨投资促进专家的意见》,引导院士专家将教学基地、科研基地、实习基地在广安布局,建立院士研究院,把科技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抢占创新驱动发展的制高点。

政策给力,广安成为院士专家团队大展拳脚的首选地: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李长明领衔专家团队投资160亿元,在广安区建设中国·长明高新技术产业园;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领衔的专家团队,在广安经开区建设新能源研究院;中科院院士周其凤成功促成北大教育产业园落户广安……17名顶级专家院士、105名博士后、240名博士为广安发展服务,建成7个专业孵化器,促成50个、总投资32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户。

比上述数字更加宝贵的财富是,专家团队四两拨千斤,引进集聚更多领军型人才,激发创新人才活力,形成引进一个人才、打造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良性发展格局。

“科技磁场效应”强劲,广安的创新伙伴越来越多。与深圳、天津滨海新区、北京中关村共建创新示范园,与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等10余家机构携手,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院校合作……来自发达地区的创新人才、资源成为广安的“王牌”。

创新平台处处开花,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潮翻涌澎湃。广安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3户、科技型中小微企业600余户,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6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6个,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创新创业成为全新引擎,汇聚起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新动力。

以创新驱动发展,高端人才、高新技术、新兴产业项目加快向广安聚集,广安正加速驶入动力转换的快车道。

双轮驱动转型:

经济发展实现质效双增

谁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谁就能把握先机、赢得主动。这个道理,邻水县经开区嘉逸股份董事长袁志友的理解,比旁人更为深刻。

以摩托车制造企业诞生的嘉逸股份,遭遇了摩托车市场持续萎靡的滑铁卢,利润从15%降至5%。显然,能否在科技创新上取得突破,是决定未来命运的关键。

“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占了利润的绝大部分。”袁志友坦言,在科技创新的加持下,公司业务“触角”延伸到了智能制造系统、航空精密零部件制造等领域。预计今年底,仅智能制造系统的订单产值就能达到1亿元。

把自主创新作为提升竞争力的秘诀,这样的创新企业群在广安转型升级的宏大篇章中,书写着更为精彩的广安故事。

产业发展层次低、经济总量规模小的欠发达地区,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如何才能逆势突围?一手抓传统产业技术创新,一手抓高端产业引进,在创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双轮驱动”战略“智撑”广安新跨越。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首当其冲的是企业研发能力滞后。自2016年起,广安在省级工业发展资金中安排10亿元用于技术改造和创新补助,并在市级工业发展资金中安排设立1000万元工业创新驱动专项资金,促进工业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

培育新兴高端产业,当务之急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广安把高端成长型产业和先导型服务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型住宅、高端装备等八大重点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代替传统产业。

瞄准产业发展中的共性、个性难题,广安分门别类成立重大产业发展推进工作组,市级领导任组长,下深水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广安智造”“广安创造”奔涌在这片热土上,加速工业经济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双轮驱动之下,广安轻装上阵,实现了提速、提质的目标。”市经信委主任赵胜强如是说。

发展成果最能说明变化。2013年至2016年,广安新兴高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有效对冲传统产业产值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快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创新红利不断释放,广安转型发展的动力更加澎湃。(记者 孙维铁 李倩)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