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会龙村:贫瘠山村的华丽嬗变

http://www.scol.com.cn  (2016-07-11 17:17:11)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刘川  

会龙村在两年前,村路崎岖、设施落后、村容不整,是一个贫瘠的小山村,1.1平方公里的面积,只有8个村民小组、334户1114人,而贫困户却有56户201人。“靠天吃饭”,是许多村民之前生活的真实写照。

7月5日,记者走进前锋区代市镇会龙村,欣喜地发现,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已变得村路平坦、村貌整洁,一片片柠檬、桃树基地尽收眼底,不仅给宁静的村庄带来了勃勃生机,更给村民带来了致富的希望。

修通乡村路叩开“致富门”

今年6月14日,是会龙村8组村民王代甫母亲71岁大寿,他准备在自家院坝里办十几桌坝坝席。前一天一大早,他便开车赶往镇上采购宴席所需材料。

“以前,村里只有一条泥结碎石路,村民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很不方便。”回忆起以前的艰苦条件,王代甫依旧历历在目。2014年6月,会龙村开始对全村的村级公路、便民路升级改造,如今,一条条平坦宽阔的农村公路串村连户,结束了会龙村不通公路的历史。

公路修通了,对村民来说,不仅出行方便了,更为他们叩开了“致富大门”。

“以前受交通条件制约,村民没有发展产业的想法,造成该村产业结构单一,村民一直都是‘靠天吃饭’,非常贫困。”会龙村“第一书记”胡栋铭告诉记者,自从路修好后,村民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产业发展起来了,农产品出得去、进得来,会龙村贫困的“帽子”便慢慢脱了下来。

“以前种植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人均年收入还不到2000元,自从种植柠檬后,村民们的生活大变样。”在会龙村的柠檬基地里,记者见到了正在给柠檬树苗施肥除草的方代陆。他告诉记者,以前一直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自从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后,他每天都在柠檬基地里劳作。“算上租金和每天的劳务费,年收入超过8000元。”方代陆说。

同方代陆一样在柠檬基地打工的村民还不少。2015年1月,会龙村成功引进一名业主,和300多户村民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承包了450亩田地种植柠檬,并按照每亩550斤谷子的价格支付给村民租金,还聘请村民以每天35元的劳务费进行田间管理。

“没有产业,扶贫就是一句空话。”胡栋铭说,产业发展让村民尝到了甜头,也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2015年,该村建立起800亩的桃树基地,并成立了黄金梁子果蔬专业合作社,采取农户土地入股、合作社管护、最终收益按比例分红的运作方式,确保村民持续增收。

“之后,我们还将依托‘111环线’,巩固发展柠檬、桃子产业,围绕产业基地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一条农旅结合的致富路。”胡栋铭说。

构建新家园村貌换新颜

尽管天气炎热,但村民张付先每天还是要到村里的新农村建设工地上转悠,他说:“日子有了新的盼头。”

张付先口中的新盼头,是指正在修建的幸福美丽新村,而他,正是新村其中一位户主。他告诉记者,现在他和兄弟两家人挤在一套房子里,人多屋窄,生活很是不便。“去年,听说村里要搞新农村建设,我们这些困难户被纳入建房户,愿意建房的,自己出资修主体,政府补贴装修费。”张付先毫不犹豫地拿出积蓄报了名,“就等新房修建好,搬进去享受新生活了。”

“以前都是土灶,现在灶台外围贴了瓷砖,漂亮多了。”7月5日中午,村民贺应立在自家厨房里忙碌着。“看,厨房里还安装了洗菜盆,淘米洗菜方便多了。”

贺应立家中的变化得益于会龙村“改厨改厕”的实施。2015年,该村利用省信用联社帮扶资金在全村大力实施“改厨改厕”,厨房变得干净整洁,柴火堆放整齐,洗衣台、洗菜盆一应俱全;走进厕所,村民们告别了传统旧式的旱厕,用上了水冲式无害化厕所。

村里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的腰包鼓了,很多人盖起了二层小楼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文明风尚也逐渐形成。

在通村公路旁,记者发现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垃圾房,不时还有村民过来倾倒垃圾。据胡栋铭介绍,原来村里没有垃圾房,村民就将垃圾倒在房前屋后,天气一热味道就特别难闻。“自从村里修建了垃圾房,村民乱丢垃圾的行为明显减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清理,环境变得越来越好。”胡栋铭说。

而乡邻之间,也变得团结友爱、互帮互助。70多岁的空巢老人谈大凤,子女常年在外打工,身边一直无人照顾。谈大凤的左邻右舍便经常来到老人家中,帮忙打扫屋子、砍柴、做饭。

如今的会龙村,一条条乡村公路通村达户,一座座农家“别墅”在阳光下格外显眼,劳作结束后的村民悠闲地在家门口晒着太阳,感受着越来越好的幸福生活。(甘凤云 龙俊帆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