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高坪村脱贫“静悄悄”

http://www.scol.com.cn  (2016-07-19 15:30:45)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刘川  

7月17日,是今夏“入伏”的第一天。一大早,驻华蓥市观音溪镇高坪村帮扶工作组的成员和村支两委干部轮流到村民家中,了解大家在高温酷暑天气下的生产生活情况,帮助村民安全度夏。

高坪村海拔位置高,交通相对落后,是华蓥市较为偏远的一个贫困村。2015年8月,由华蓥市和观音溪镇部分单位机关干部组成的驻村帮扶工作组,来到高坪村开展扶贫工作。

一年过去了,如果以大产业或大工程为考试内容,高坪村的答卷并不出彩,甚至有些平淡。当天,在深入高坪村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却发现了其不一样的农村扶贫路径。

高坪之困:地势偏远,基础薄弱

在驻村帮扶工作组进村扶贫之前,年仅32岁的大学生村官周雪梅当选高坪村党支部书记。

很快,周雪梅便发现,要带领乡亲们致富的任务并不轻松:高坪村地势偏远,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薄弱;常年居住在村里的700余人中,85%以上的是老人和小孩;该村的贫困户绝大多数是因病因残致贫。

“以前,饮水是村民最大的难题。”周雪梅说,直到2015年6月,总投资1029万元的福星供水站项目完工,高坪等10个村1.2万人的饮水难题才得到根本解决。

64岁的杨文招是高坪村原党支部书记,在任职的数年中一心为群众服务,深受村民敬重。他说,饮水、疾病、交通、用电等问题一直制约着村里的发展,历任村支两委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用在建设村里的基础设施上。

“谁不想脱贫致富?但越是如此,扶贫开发就越要找对路子。”杨文招说。

解困之法:因户施策,量体裁衣

上任不久,周雪梅和村主任詹廷富迎来了新搭档:高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张贤勇和王拥奎、张素华等驻村帮扶工作组成员。

“我们就是一个团队,肩负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重任。所以,每一个决策都必须精准,符合大家的长远利益。”据张贤勇介绍,半个月时间,驻村帮扶工作组走访了村里的48户贫困户。他们发现,不少贫困户还存在“等靠要”思想,竟然连鸡、鸭、猪等家畜家禽都没养。

针对高坪村的实际和调研情况,驻村帮扶工作组和村支两委定下了扶贫开发的几个原则:既要作为,又不能瞎折腾;扶贫政策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扶贫项目要有利长远,扶贫资金要公开透明,不能搞“花架子”……

饮水的难题已经解决,驻村帮扶工作组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修路和推进农网改造。通过争取项目,高坪村新规划8.1公里的农村公路,目前已投入100余万元,修建了3.6公里。同时,投入200余万元实施了农网改造。

基础设施改善后,高坪村重点是因户施策打造以“小种植、小果木、小畜牧、小水产”为特色的“四小”庭院经济。这个政策也得到了贫困户的大力响应。

“可有干劲了!党的政策这么好,再穷真没脸了!”贫困户詹廷贵算了一笔账,今年他家已经饲养了35只小鸡、2只山羊,栽种了50余株核桃树、0.7亩竹子和0.5亩蔬菜,单是这些收入就能超过5000元,“我还准备喂养两头猪和一头牛,争取早点甩掉‘穷帽’,过上好日子。”

如今,高坪村已有13户贫困户发展了庭院经济,驻村帮扶工作组又有了新的谋划。

长远之道:文化唱戏,幸福新村

张贤勇和驻村帮扶工作组认为,下一步扶贫工作,除了重点发展集体经济,还要通过文化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张贤勇透露,今后村上将利用已经建成的文化院坝,大力开展“星级文明户”评比、农民“坝坝舞”比赛、农民读书活动等,让文化的种子在高坪村扎根。

尽管高坪村没有发展大产业,也没有实施大工程,但越来越多的村民感受到了村里的变化。村民李华菊说,只要党的扶贫政策不走样,大家的脱贫致富梦就能早日实现,无论是发展大产业,还是“倒腾”小经济,他们都欢迎。

采访手记:

华蓥市现有贫困村25个,城乡贫困群众4889户12807人,其中,因灾致贫、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约占总数的73%,绝大多数贫困对象分散不成片、人均耕地少。

在这样一种复杂的扶贫环境下,华蓥市坚决不以面上大产业代替精准入户项目,量身定制庭院经济发展规划,因户施策打造以“小种植、小果木、小畜牧、小水产”为特色的“四小”庭院经济,形成“一户一庭院、多户连成片”的规模化、标准化格局,力争帮助1200余户贫困家庭发展庭院经济,每户实现年增收600元以上。

正因为如此,单以过程而言,华蓥市很多贫困村的扶贫工作都类似于高坪村,看上去“静悄悄”,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和惊天动地的“伟业”。甚至,连记者的采访都显得单调。然而,正是这种精准到极致的专业扶贫理念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上级组织和群众的信赖。

正如高坪村的老支书杨文招所言,扶贫的过程“静悄悄”,扶贫的结局“乐呵呵”。(黄友国  游青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