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调解员”、“红黑榜”……武胜县加强基层治理用了这些招

2021-01-22 19:04:1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李天锐

​四川在线消息(彭娟 记者 何浩源) 近日,住在武胜县金易·御江城小区的肖美君和朋友聊天时,总是不自觉地提起小区好,“咱楼上70多岁的李大爷和老伴儿经常一大早就在小区转悠,和邻里聊天,半小时不觉得累。”然而,这个如今小有名气的“法治小区”,几年前还是个邻里纠纷不断,让物业头疼的小区。它的变化,是武胜县近年来强化基层治理的缩影。

城市小区:物管成“金牌调解员”

“李老师,又去接孙子了哇。”1月11日,御江城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刘功林像往常一样,穿着制服巡视着小区,笑意盈盈的向路过的业主打招呼。

刘功林是小区的“金牌调解员”,几乎每个业主都认识他,同时他也了解大部分业主家中的基本情况,如谁家老人腿脚不方便、谁家学生几点上下学、谁家养有宠物……

“虽然业主都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但以前,邻里因为琐事吵架甚至动手的情况仍不少。”2018年该小区成为“法治小区”后,刘功林又多了一项工作——调节邻里纠纷。有着二十多年物业管理经验的刘功林,平时遇到业主,会热情地打招呼,经常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业主,在小区有一定“人气”。他在调节纠纷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人信服,常常能够很快平复双方情绪,继而解决矛盾。

一次,一栋8楼某家水管漏水,导致7楼墙壁被打湿,但8楼业主在贵阳,双方无法沟通,焦急的7楼业主找到物业。刘功林先是安抚其情绪,然后联系到8楼业主并告知事件经过,为了让其相信,刘功林还加了他微信,将漏水照片发给了他,并耐心向双方分析利弊:若8楼业主不处理漏水问题,按规定,7楼业主家中的损失将由其承担。但若处理了,7楼业主不会要求赔偿。各退一步,对双方都好。最终说服8楼业主回来处理,解决纠纷。

现在邻里纠纷少了很多,刘功林说这也离不开小区随处可见的“法治氛围”,以及所成立的业主委员会、小区党支部等组织,它们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业主。

小区内,走廊石柱、座椅、观赏石林上刻着的“公正”“法治”“解决问题用法”等红色大字引人注目。“现在业主们有纠纷时,会自行调解,如果还是解决不了,就会找物业、居委会调解,实在不行就走法律程序,现在知道讲法治。”

为提高群众法律意识,武胜县还设立“一村一社区法律顾问”,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指导,法律援助,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到基层。

乡村:“红黑榜”威力原来这样大

猛山乡万民村近千亩的桑田,一眼望不到边。一列列棕色和浅绿色的土地被鲜明划分开,浅绿土地上种植着的桑树底部涂着白石灰,仿佛为土地铺上一条条路……9500亩的蚕桑基地,综合产值达3.1亿元,带动了猛山乡村民致富。

脱贫致富后,村民们的精气神也得提振起来。

“我们依靠种桑养蚕,收入不愁,现在比较担心的是每周‘红黑榜’。”在当地承包70余亩桑田的麻春容笑着说,让她担心的“红黑榜”就是村上每周关于文明、卫生、尊老爱幼等7个项目的评比。评出来的红榜将获奖状,还有肥皂、毛巾等奖品,而黑榜将挂在村上公示。“以前就是忙农活嘛,也没管过家里干不干净,现在为了不上黑榜,我每天都打扫,看着干净的家,心里多舒服的。”

2017年11月起,为引导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推动形成文明乡风,武胜县对515个行政村全覆盖开展乡风文明“一榜两评”活动。“一榜”即各村都利用宣传栏设立“乡风文明红黑榜”,红榜部分为表扬和倡导的人和事,黑榜部分为批评和教育的人和事;“两评”即“环境卫生”和“文明村民”两项评比。

万隆镇飞来石村的赵贵云和邻居常因小事而吵架,村里给他们颁发了“邻里和睦奖”,领了奖,两家都感到不好意思。“上‘黑榜’多丢脸,后来我们关系处好了,还上了‘红榜’呢。”

“我到村民家中去看,真的是比以前干净太多。”飞龙镇党委副书记谭涛深有体会地说,环境美了,村民素质也更高了,以前村民们还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儿争吵,现在都是互相协商解决问题,形成了良好乡风。

近年来,武胜县将基层治理摆在重要位置,先后从“法治、信访、环保、征地拆迁、脱贫攻坚暨民生”五个领域进行专项治理,大力开展“扫黑除恶”“行政权力放管服”“城市市容市貌”“房地产和小区物业”等方面的系统治理。共查找出基本问题13类81个、重点领域问题5类11个、行业乱象问题4类17个。

武胜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海龙介绍,下一步该县将以争创全国政法综治“长安杯”为目标,加强平安建设,对5个重点领域继续治理,努力提升治理能力与群众满意度。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