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 修补天使翅膀的工匠 广安市特校教师“教师节快乐”!

2023-09-08 22:06:4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李天锐

四川在线消息(广安频道 邓林灵 记者 邓涵予 视频:吴迪) “手放端、背挺直、挺胸、朝前看,上课!起立!”9月8日,在广安市特殊教育学校培智四年级(1)班,班主任周文用亲和温柔的语调说出一系列口令,在班上13个学生都站起来后,她鞠躬说出“老师好……”,班上的学生再跟着做出相同的动作。

这个场景,需要周文这样的特教老师,倾注爱心、分解动作,再经过反复地引导才能达成。正如黑板上方的红字——“学会生活 快乐成长”,这也是特殊教育的目标之一。

特殊教育有何不同?特校教师有哪些期待?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广安市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广安市特校”),记录这些特教老师们的心声。

需要做到“为你千千万万遍”

广安市特校现在有17个班级,基本都是女教师。学校实行包班制度,一般情况下,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从一年级开始带一个班直到九年级毕业,除特殊情况外,每个班的教师要陪伴该班学生9年。

从特殊教育专业毕业后,周文已经在这所学校任教10年,现在所带班级的孩子已和她相处3年。“开学第一周,主要是规范课堂行为。”周文介绍,他们听不懂的时候,要不停的做示范,反复强调,现在比进校时已有很大改善。

在周文看来,班主任还要将很多精力花在学生安全保障上,刚入学的时候就要考虑,比如担心学生吃自己带的零食被呛到,这就需要多关心他们,在行为上加强引导。

老师为学生授课,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吴迪 摄

阳建清现在是培智四年级的一名班主任,从事特殊教育之前,在普通学校任教19年。“当时因工作调动,怀着爱心到特校来上班,希望能够帮助这些孩子。”阳建清介绍,刚开始在聋教班教生活数学,上课需要用手语和写字来交流,需要更多的耐心。

广安市特校2年前开设了职高课程,现在一共3个班。唐福容是职高一年级的班主任,之前她主要从事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

“职高主要是职业教育,现在主要开设居家清洁和家庭餐饮两个课程,希望通过学习,他们可以在社会上找到合适的工作。”受访时,唐福容班上的学生还未报到,她最近常跟有经验的教师取经,她说,“学生进校后,我会对他们简单评估,并帮助他们定下小目标,未来3年,争取通过学习有明显进步。”

希望得到更加坚定的肯定

由于特教工作综合性强,采访中,不少老师提到,自己偶尔会陷入“我是不是教不好,我是不是不行”的自我怀疑。不过,近年来随着物质保障、精神激励等的加强,大家越来越有归宿感。特教老师也一直努力与家长建立有效沟通。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同样非常重要。

“已经会扫地了,多棒呀!”周文看到学生坚持学习后自理能力不断增强,不禁感叹,同时也更加肯定自我价值。周文介绍,她班上有一名像“小皮猴儿”样的孩子,最开始是他爸爸一起陪读,但她通过观察这名孩子认知能力不错,并与家长沟通停止陪读,经过教导,这个孩子的行为习惯已经有很大改善。

“有些家长的教育理念是要求孩子能学好多字,能算多大的数,不认可教学内容相对简单。”阳建清介绍,她认为智培教育更重要的是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在日常教学中,把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自理能力看得特别重要,希望能得到家长更多的理解。

老师在班级“金牌榜”上为表现优秀的学生贴上奖状。 吴迪 摄

唐茜是聋教班七年级(1)班的班主任,她认为对于特殊学生,家庭教育很重要,让她有成就感的是:部分学生的家长更重视家庭了。“班上有个学生以前是出了名的调皮,后面她妈妈回归家庭后,这个孩子感受到更多的爱,情绪也更稳定了。”唐茜说。

“近些年的家长感受到孩子有明显变化,对特殊教育更有认同感,也更愿意和教师交流了,这种改变会让教师更有信心。”白金凤介绍,她进入广安市特校19年了,现在也是一名班主任,还分管学校德育工作。

想听一次主动的“教师节快乐”

9月8日早上,阳建清收到了学生送的一幅“老师辛苦了”的贴钻小画,这幅画色彩明艳,胶质细钻贴得很规整,是班上学生和他妈妈一起制作的。在特教老师的任职生涯中,一幅寥寥几笔的画作,一句“老师,教师节快乐”,就是学生送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大部分孩子没有节日的概念,我们会在节日当天的上课时间,教他们祝福其他老师。”周文介绍,她希望自己带的学生九年级时可以主动祝她节日快乐,如果学生毕业后还能记住她,会让她感到自豪。

唐茜带的聋教班学生也会在教师节制作礼物送给她。“去年收到了孩子们的卡片,里面写着感谢她6年来的陪伴,很暖心。学生们会热情主动打招呼,他们把我当作姐姐一样,相处起来很轻松。”唐茜笑着说。

相比于在节日收到学生的祝福,特教老师们更希望他们陪伴多年的学生毕业后,能够简单做饭、做家务,能自理,更好的情况下,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融入社会。

作为“修补天使翅膀的工匠”,受访的特教老师遇到压力时,通常会向家人倾诉、听抒情音乐或者蹬自行车等调节情绪。“耐心和爱心,做特教教师必不可少。也希望更多人加入进来,感受到不一样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