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视频|来广安市博物馆,当一回非遗小匠人!

2025-08-08 17:39:13来源:编辑:伍力

四川在线消息(伍妍燐 记者 罗海韵 广安频道 甘文颖)8月6日下午,广安市博物馆开展非遗竹编社教活动,社教老师唐露正给孩子们讲竹编的千年故事。从汉代竹简到奶奶辈的竹篮,再到现在的竹编画,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当夏日的风遇上千年竹编技艺,会碰撞出怎样的清凉?唐露带着小朋友们认识竹篾,感受天然材料,学习竹编扇的基础编法,再给扇面画上24节气图案。

“剖、刮、煮、晒,12道工序,每一步都非常仔细。”唐露手把手教孩子们“压一挑一”的口诀。孩子们亲手解锁非遗竹扇的手工乐趣,细竹篾在指尖穿梭,转眼就织出细密的纹路。编好的竹扇依次排开,带回家后既能扇走暑气,也能作为装饰品。

以传承为魂,拓展非遗保护形式。广安市博物馆此次把“竹编”与“二十四节气”巧妙嫁接,正是“保护为本、传承为魂、普及为翼”的又一次生动实践——既守住十二道工序的匠心,又用节气故事点燃童心。据了解,广安已建立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形成老、中、青年龄结构合理的传承格局。目前,广安有代表性传承人251人、传承基地与传习所等30个,青少年非遗传承基地7个、非遗表演基地13个、青少年非遗传承基地7个。

近年来,广安制定实施《邓小平故里历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出台《广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建立非遗保护专项补助资金,新发现非遗代表性项目40余项。同时,对全市非遗干部和传承人开展培训,“师带徒”“手把手”等方式年均培训超500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拓展传承空间,持续推出广博小课堂等活动,让博物馆成为活课堂,青少年成为新匠人。”广安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