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扶贫车间”进乡村破解用工难就业难

www.scol.com.cn  (2018-05-16 18:08:17)  来源:广安日报  
编辑:刘川  

5月8日,在前锋区观塘镇新院村的“扶贫车间”内,该村3组村民周朝梅正在熟练地操作缝纫机缝制服饰。

“我家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出去打工挣钱,只能在家待着。现在村里开起了‘扶贫车间’,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今年46岁的周朝梅家中有6口人,丈夫和大儿子在外打工,小儿子正在读初三,今年就要中考,家中还有两位体弱多病的老人需要照顾。“以前家庭经济来源全靠丈夫在外地打工,现在我在‘扶贫车间’工作,每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日子越过越好了。”周朝梅笑着说。

在新院村的“扶贫车间”里,大多数工人的情况跟周朝梅相似,都是家中有老人或小孩需要照顾,无暇外出打工。一方面需要持家,另一方面又想挣钱补贴家用,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新院村村主任唐国华告诉记者,去年8月,该村用40万元的产业扶持资金在村里一块闲置空地上建了一个“扶贫车间”,同时置办了几十台缝纫设备,并与铭鸿服饰、鼎耀服饰等服装公司积极对接,签订订单协议,加工生产连衣裙、牛仔裤、运动服等服饰。

去年9月,工厂正式开工。“目前车间已吸纳50多人就业,开设了3条流水生产线。”唐国华说,工厂还挂牌前锋区鼎耀服装有限公司新院村分厂。为提高工人的技能水平,鼎耀服饰专门派出技术人员驻村对工人进行培训,使村民由普通工人向技能工人转变。

近年来,前锋区轻纺产业普遍存在用工难,而全区又有很多待就业人员因为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存在就业难。为此,该区采取“企业+车间”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贫困村组建“扶贫车间”等,并把就业培训课堂搬到群众家门口,帮助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实现企业、村集体、贫困户互助多赢。

“目前,前锋区已发展订单式轻纺加工作坊16个,实现村民就近就业300余人。”前锋区扶贫移民局局长杨东南介绍,除了新院村,“扶贫车间”还落户观阁、代市、龙滩等乡镇,让留守劳动力“不打麻将做衣服”。

“自从将‘扶贫车间’建到村里之后,我们公司用工不再难了,还能帮助留守村民足不出户实现就业,村民的收入上去了,‘两难’就变成‘双赢’了。”铭鸿服饰负责人周泽洪告诉记者,长期以来,该公司就存在用工难,面对纷至沓来的订单,却招不到工人,实在让他头疼不已。

去年以来,铭鸿服饰先后在代市、观阁、龙滩等乡镇部分村里开设了“扶贫车间”,安置了上百名留守村民就业,其中贫困人口占总数的一半以上,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扶贫车间’开进村里,相当于公司开辟了‘第二战场’,缓解了公司的订单压力。”周泽洪说。

“把‘扶贫车间’建在村民家门口,是转移就业的‘好法子’,更是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重要路径。”杨东南说,下一步,前锋区将继续与更多轻纺公司对接联系,扩大工厂规模,争取实现更多人家门口就业,以推动全区村民增收致富。(陈定军 广安日报 龙俊帆)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