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身份证”背后的父女匠心

2025-08-27 22:47:2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伍力

四川在线消息( 记者 罗海韵) 8月26日上午9点半,广安市邻水县柑子镇菜垭村,村民温扬成从简易棚的葡萄架上,摘下一串阳光玫瑰葡萄,轻放进竹筐。1小时后,在一公里外的包装车间,筛选后的葡萄被装进保鲜包装盒。下午,整车葡萄将通过生鲜快递,发往四川、重庆以及北上广深。

缪氏庄园简易棚的葡萄架下,一串串阳光玫瑰晶莹剔透

“温师傅,今天屋头的鹅喂了没?”返回路上,村里大娘照常寒暄。“4点就起床喂了。”温扬成笑呵呵地回答。葡萄需在上午10点前摘完,他和妻子早上6点便下地摘葡萄。

温扬成工作的公司是四川缪氏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别称为缪氏庄园,占地约3000余亩,拥有西南地区最大的大棚设备葡萄种植场。如此大规模的庄园,却源于一位父亲的小心愿。

47年前,邻水人缪世林开始研究如何栽葡萄,因为小儿子爱吃,他想种更好的葡萄。渐渐地,每年都有客人来园子里剪,自家孩子有时也会没得吃。今年,缪老爷子已80多岁,还是每天去地里,种葡萄、看长势。

“葡萄就是他的孩子,是他的精神寄托,他自己生病都不紧张,葡萄生病比什么都着急。”大女儿缪群说。

如今,缪群和妹妹缪敏虹继承父亲心愿,分别担任公司的总经理和董事长,从各方面进行变革。面对市场竞争,两姐妹将目光投向土壤研究。缪群告诉记者,“土壤是农业根基,土壤健康、植物健康,我们的身体才会健康。”

包装车间,村民们正在加紧备货

为了养护土壤,企业投入有机质、微生物及营养物质。“农业市场缺乏统一标准,企业格局小而散,这让消费者很迷茫。因此,我们更要从源头把控质量。”缪敏虹带领员工,采用科学种植标准,每亩地每年投入2-3吨有机肥,为葡萄生长创造适宜环境。

然而,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农业需要靠天吃饭,一场高温可能让一年收成毁于一旦,市场价格波动则影响企业效益。2022年,正值葡萄成熟期,40多度的连续高温天让葡萄大片晒伤,这意味着缪氏庄园面临亏损。

面对挑战,缪氏姐妹走出“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新路子。公司作为平台开拓市场,中间环节由合作社和农民负责,资金来源于自投资金、企业部分资金和集体资金。

缪敏虹告诉记者,企业可就地取材,对土壤改良,实现降本增效,还能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同时,公司通过市场资源,确保了产品质量和销售渠道。

缪氏庄园外景

如今,穿过庄园主楼,经过溪渠,走进果园,会发现有些葡萄树挂有“身份证”。原来,庄园的顾客除了买葡萄,还可随机认养葡萄树。缪群坦言,消费者对个性化体验的需求日益增长,认养模式恰好满足这一需求。为增加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庄园还加强监控体系建设,确保每株葡萄树都得到照料。

稳定客源和品牌价值也随之而来。广东简一(集团)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林每年认养100棵葡萄树,赠予客户和员工,“简一集团有22年制造史,而缪老头已经种了47年,这种匠心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缪群说,未来十年战略里,企业将以人才战略、科研战略、建立市场信任背书,为更多家庭提供健康食材。

(图源邻水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