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蔬菜产业蓬勃发展的前锋路径

http://www.scol.com.cn  (2016-01-13 08:39:36)  来源:广安在线  
编辑:刘川刘夏 胡青青  

图为观塘现代农业园区

近年来,前锋区从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基地建设、品牌培育、市场开拓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力推动蔬菜产业发展,前锋蔬菜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已经初步凸显。据了解,2015年,前锋蔬菜基地面积达5万亩,产量25万吨,产值7.5亿元,惠及农民群众2万多人。

“我们种的菜卖到了国外!”

1月6日一大早,记者就跟随前锋区碧峰村村民梁小华前往观塘现代农业园区蔬菜基地,采收芥蓝。

“这菜可是要卖到国外去的!”梁小华一边采收蔬菜,一边与记者交谈起来。

2008年,香港籍业主李健强被引进到园区种植蔬菜。经过1年的筹备,李健强成立了广安益农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梁小华偶然间得知了这一消息。

“我和这位业主交流过,他的计划很不错。”在外务工多年的梁小华早有回乡发展的念头,李健强的到来,让他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

2009年初,梁小华回乡将自己的10亩土地流转出来后,加入了广安益农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

“我们不出地,不出种子,不出肥料,只出劳力,收入却比在外打工强多了。”梁小华说,李健强从村集体承包了400亩土地,随后又将这些土地免费分给合作社社员种植蔬菜,并无偿提供种子、传授技术,待蔬菜成熟后,再以不低于当时市场价的价格回购,最终将蔬菜销往英国、日本等地。

“合作社推行的这种经营模式让社员们尝到了甜头,这几年,仅靠在合作社种蔬菜,每月我就能收入七八千元。”梁小华说,如果遇上国外菜价高的话,社员还可以分红。

“现在蔬菜基地附近已经没有可供流转的土地了,不然我还会继续承包。”李健强说,最近几年,我们合作社种植的芥蓝在国外一直供不应求。为此,他还在前锋区观阁、代市等地发展散户,扩大蔬菜的种植规模,同时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经验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蔬菜产业

1月7日,记者来到前锋区观塘现代农业园区,只见一排排高标准的智能温室鳞次栉比,种苗培育园、绿色蔬菜区一一映入眼帘。

从分散种植到集约发展,从种菜卖菜到种苗培育,前锋蔬菜正大踏步迈入高端时代。据了解,2015年,前锋蔬菜基地面积达5万亩,产量25万吨,产值7.5亿元,惠及农民群众2万多人。

短短几年,前锋蔬菜产业的产量、产值实现了几何级增长,靠的是什么?

“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当地的特色蔬菜产业。”据前锋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前锋区地处华蓥山中段西侧,长江二级支流渠江东岸,辖区内不同区域地形气候有所不同。为实现蔬菜产业最优化发展,该区以“111”环线为依托,以华蓥山沿山一带、渠江濒水沿岸为基础,以观塘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利用华蓥山一带海拔高、温度低的地形和气候特点,种植茄科类、瓜菜类等反季节蔬菜;利用沿江沿岸土壤肥沃、疏松透气等特点,种植早时蔬菜;利用观塘现代农业园区基础好,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大规模种植大棚蔬菜,不同区域侧重各有不同,共同推进前锋蔬菜产业向前发展。

该区农业局经作站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前锋区不断加大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目前,在观塘现代农业园区,雾化栽培、工厂化育苗、绿色防控等先进的高科技技术正在推广使用。同时,积极加强与大专院校、农业科研单位的合作,邀请蔬菜行业的教授、专家为农业部门工作人员、蔬菜企业业主、农户上课,传授相关的知识。

同时,该区还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等措施,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蔬菜生产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先后引进四川广安春叶食品有限公司、广安市旭日农机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二十多家蔬菜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大力发展安全农业、品牌农业和示范农业,前锋区实现蔬菜种植规模化、产业化。

启示

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实行蔬菜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前锋区在发展蔬菜产业的实践中带给我们许多启示。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蔬菜产业。前锋区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形、气候等特点,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发展不同特色的蔬菜产业。目前,已大规模种植了反季节蔬菜、早时蔬菜、大棚蔬菜等。总之,不同的区域,侧重点各有不同。

加强培训,以科技带动产业发展。近年来,前锋区不断加大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积极加强与大专院校、农业科研单位合作,借助外力推进技术进步,完善利益机制,把专业技术人员引进来、留得住,从而使技术依托单位变成真正的合作伙伴。该区还把培训新型农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有序组织农民群众进行规模化、规范化的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促使蔬菜种植技术成为广大农民的“看家本领”,有效保证蔬菜产业的科技含量、产品质量和发展效益。

调整结构,实现蔬菜产业规模化。该区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等措施,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蔬菜生产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大力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周围农户共同致富。通过健全监管、标准、生产、检测、品牌创建五个体系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品质,推进产业的品牌化。(甘风云 陈定军 刘夏 胡青青 )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