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华蓥:打工“候鸟”不再迁徙

http://www.scol.com.cn  (2016-02-23 08:56:01)  来源:广安日报  
编辑:刘川游青 王婧  

大型招聘会现场。

2月18日,华蓥市举行“春风行动2016”大型招聘双选会,70余家企业共发布5000余个工作岗位,吸引了近万名各地农民工前来竞聘。当日,3000余名求职者与用工企业现场签订就业意向协议,其中80%是返乡农民工。

数据显示,近3年来,每年选择留在华蓥市内工作的返乡农民工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从过去的“宁愿做‘候鸟’也要外出挣钱”到如今的“竞相选择在家门口就业”,华蓥农民工择业观念发生变化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解码一:工作收入“性价比”高

内地企业飞速发展,农民工综合收入逐渐反超沿海地区

春节期间,25岁的严太菊一直在纠结:过完春节后,是继续外出寻找前途未卜的就业机会,还是留在家里带孩子?

“外面的钱越来越难挣,我在孩子心中的印象也越来越模糊。如果继续外出打工,搞不好就是‘人财两空’。”严太菊算了一笔账,她在沿海打工,每月能挣3000元,并不比家乡的收入高。加上往返的车票、长途电话费、较高的日常消费,一年下来,根本存不了多少钱。

“到外面打工,‘性价比’低得很!”和严太菊相比,“70后”黄雪琴说得更直接。她选择工作的关键是看“成本”和“收益”,“留在华蓥上班,每个月大概能挣2500到3000元,除去衣食住行等花费,落到兜里的钱反而比外出务工高。”

更多选择留在华蓥就业的求职者认为,近几年华蓥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飞速发展,各个企业的发展规模、用工环境、就业前景也越来越好,一些企业的薪酬甚至反超沿海地区。加上家乡的各项花销也比外面少,又能照顾老和小,两相比较,他们自然愿意留在家乡。

“我在家里挣的钱比他们在外面打工的多,哪个还背井离乡跑到外面去受苦?”家住明月镇的李小林一大早就开着新买的小轿车,带着他的两个堂兄弟来招聘会求职。李小林去年为了照顾小孩,他选择留在华蓥市工业新城上班,还和父母搞起了养殖业,一年的收入非常可观。春节前,他购买了自己的第一辆小轿车,让返乡归来的两个堂兄弟羡慕不已。

当天,跟严太菊、黄雪琴和李小林有一样想法的3000余名求职者现场与华蓥各个用工企业成功签订就业意向协议。

解码二:本地企业待遇“配置高”

本地企业抛出优惠购房、补贴、奖金、包吃住、公休假等“橄榄枝”

为了招到满意的工人,华蓥市一些企业设置了工作体验岗,在招聘会开始前邀请部分返乡农民工体验岗位工作和环境情况,然后再进行求职洽谈。

就在当日举行的大型招聘双选会上,222名优秀员工、“技术之星”、“服务之星”、“营销之星”等受到集中表彰。其中,除了获得数千元的奖金外,被表彰的农民工还将享受减免租赁保障性住房租金、在住房购买上支付综合成本价或享受补贴等优惠政策。

华蓥市凯博玻璃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建明坦言,几乎每个企业都会面临“招工难”的问题。四川久点触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管理人员彭龙涛也表示,企业尤其缺各类技术工人和熟练的普工。

“企业不仅要招得到人,还要想方设法留得住人。”广安市领誉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负责招聘的谢中桃有着多年招聘和管理经验。她告诉记者,和工人签订就业意向协议只是开始,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吸引他们,企业的员工流失率也会十分惊人。

怎样才能留住优秀农民工?近年来,华蓥市各企业使出“浑身解数”。华金润集团与职业技术学校签订了定向培养协议,量身打造技术工人;领创电子大力改善员工生产生活环境;瑞祥塑料制品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除此之外,华蓥市还开展了对员工每年提供健康体检补贴、车船费补贴,评选年度优秀员工等活动以及安排农民工子女就近读书等。

招聘会上,一些企业向前来求职的农民工抛出了“橄榄枝”,亮出包吃包住、参加职业培训、依法享受公休假、适当给予工资补贴、良好的生活环境、根据工作业绩和年限逐年涨薪等福利。据了解,这些福利也成为吸引众多“80后”、“90后”农民工的重要因素。

解码三:西部经济实现“腾笼换鸟”

聚焦转型发展,川东地区新兴产业带动企业发展空间无限大

同为“80后”的四川华金润集团董事长赵贵海说,和传统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择业时,除了关注工资高低,也更加重视企业创新、产业发展、职业空间等问题。他认为,更多农民工愿意选择在家乡就业,也与西部经济的腾飞有着密切关系。

以华蓥为例,近年来,该市突出转型发展主题,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引领新兴产业延链发展、配套发展、集群发展,集聚了逾百家企业入驻工业新城,“华蓥造”电子产品畅销全球,电子信息产值突破90亿元,首次超过煤炭水泥产业。

同时,华蓥市坚持产城融合、园城互动,数字影院、银行网点、物流企业等26个工业新城配套项目全部运营,初步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的产业新城。

华蓥市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断优化县域经济结构,改变着城乡面貌,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2015年,该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过2.6万元、1.2万元,增长超过8%、10%。

经济发展的“腾笼换鸟”,为华蓥市着力探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优化软环境,实现城乡住房、教育、医疗、社保、培训等公共资源逐步平等覆盖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农民工居家就业创业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和机遇。

“家乡发展好了,我们这些‘候鸟’当然不会再往外面‘飞’了。”在华蓥市一家电子信息企业顺利找到工作的黄玲笑着说。( 游青 王婧 周松林)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