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广安观察 彭娟) 4月14日上午,广安市邻水县高滩镇居民丁顺白,背起装满新鲜蔬菜的背篓,来到家对面的川渝高竹新区公交首末站。如往常一样,坐上川渝20路跨省公交,前往重庆主城区售卖自家种的蔬菜。
一趟公交跨两省,拉近两地距离。数据显示,2022年川渝20路开通以来,日均客流量达1600人次,运送旅客超100万人次。
同城融圈,交通先行。近年来,邻水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省”战略,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重庆北向拓展支点和川渝合作先行示范区的区位优势,积极探索区域交通联建联管联运机制改革,加快构建互联互通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为全域全程全力融入重庆主城都市圈提供了坚实支撑。
联建重大项目,川渝交通网络持续加密
日前,在S316邻水县兴仁(川渝界)至柑子(前锋界)段改建工程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声不断,挖掘机挥舞着铁臂,运输车辆来回穿梭,现场一片忙碌的景象。
据了解,该项目作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基础设施项目,路线起于邻水县兴仁镇与重庆市垫江县太平镇的川渝交界处的丰龙垭口,顺接重庆市垫江县明月山旅游环线道路,止于前锋区桂兴镇与邻水县柑子镇交界处的界牌垭口(云盘村)。
“该项目是邻水连接重庆的一条重要通道,将有效完善邻水交通布局,补强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形成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的重要区县级节点城市。”邻水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还将进一步完善县域路网,强化与重庆垫江、广安前锋等周边的联系,更好带动邻水融入川东渝北一体化发展格局中,带动全县经济发展。
川渝高竹新区G65包茂高速高竹互通正式通车。 (吴迪 摄)
除该项目外,目前,S13城宣大邻高速已完成路线方案研究和工可编制,进入初步设计阶段;S46垫邻合高速、G65包茂高速邻水至川渝界段扩容项目已完成工可及勘察设计招标,正在开展路线方案研究;G65包茂高速高竹互通于2023年7月正式通车,进一步提升了区域交通便捷性……邻水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以川渝高竹新区等平台为载体,织密川渝互联互通交通网络,推进重大项目合作共建。
值得一提的是,川渝南北大道三期作为渝广首条合作共建的城市快速道路,于2024年4月正式通车。该项目实现了川渝高竹新区至重庆中心城区的快速直达,通行时间由1小时缩短至30分钟,成为川东渝北经济和物流的重要通道,对推动广安与重庆同城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川X”“渝A”的汽车行驶在南北大道上。(吴迪 摄)
联管联运,双城交通一体化提速
为满足群众多样化出行需求,邻水着力推动川渝交通一体化发展。2024年11月,川渝首条跨省际“一站多点”双城巴士开通运营;同年12月,邻渝城市公交“一卡通”正式发行,两地居民出行更加便利。
目前,邻水县已开通跨省公交线路“川渝20路”,并投放重庆、成都等方向的定制班车50余台,形成了“点到点、门到门”的个性化服务体系,有力促进了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
邻水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区域交通协作,优化路网布局,提升管理效能,为川渝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保障。
在交通管理方面,邻水县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通过增设智能化监测设备、整合多部门监控资源等方式,实现隧道、边坡等主要结构物的公路资产数字化率达到95%。
此外,邻水县与重庆市渝北区、长寿区等周边区县签订执法合作备忘录,建立了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机制。2023年以来,渝邻双方多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检查车辆500余辆,纠正不规范营运行为60余起,有效提升了区域交通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