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伍力) 近日,广安召开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功能平台建设推进会议,建机制、明任务、添举措,聚焦聚力推进川渝高竹新区、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三大区域发展功能平台建设。
“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10大区域发展功能平台,广安占3个,为实施‘同城融圈’首位战略、推动广安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搭建了重大合作平台。”广安市委区域协调发展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广安是四川省距离重庆主城区最近的地级市,在川渝两省市联合印发《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推进方案》中,明确广安与重庆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川渝高竹新区、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
上述三大功能平台建设成效如何?未来如何发力?
川渝高竹新区:打造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桥头堡”
近日,四川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高水平建设川渝高竹新区”。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共建省级新区,川渝高竹新区不仅是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10大功能平台中唯一实体化运行的平台,也是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桥头堡”。
以税费征管一体化为例。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作为全国首家跨省域运行税费征管服务平台,截至目前,累计向纳税人缴费人提供线上线下办税服务超20余万笔,纳税人缴费人资料报送减少26%,办税时间缩短约60%。据了解,新区已成功打通政务服务、医保社保、水电气讯等领域办事服务通道,基本实现“办事不出新区”。
拉大视角,改革“试验田”正在走向“丰收田”:以新区试点经验为蓝本的“两区”改革统计分算办法在川渝跨省域合作共建园区推广;税费改革成果入选党的二十大“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小管委会+大公司”运行管理等经验做法被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跨区域协作18条经验做法”,面向全国推广……
据广安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广安正在积极争取两省市人大常委会联合立法赋予川渝高竹新区行政主体资格,分批赋予新区相应的管理权限,进一步助推川渝高竹新区“两区”分离改革攻坚破冰,形成更多改革成果。
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积极探索跨省域高质量协同发展新路径
根据川渝两地联合印发的《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广安全域纳入规划范围,合川—广安—长寿要建设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高水平协作配套区。示范区发展定位,就是要依托现有产业园区和合作共建平台,强化三市区优势互补、产业协作,补齐建强产业链,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形成成渝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重要链节点。
具体到广安,如何发力?广安明确,要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拉长产业链,用好“双飞地”模式,持续加强与重庆合川相互赋能,协同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和共建产业园区建设。
例如,合(川)武(胜)共建产业园围绕汽摩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两地主导产业,积极承接产业配套项目落地,截至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180户,超半数来自重庆,七成以上为重庆配套,2023年实现产值69.6亿元。合川—岳池生物医药产业园持续完善“岳池原料药+合川制剂”产业链条,已落户重庆医药企业7户、成都医药企业21户。
广安市自然资源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的市级联系单位,将切实履行联系职责,发挥牵头联系作用,携手建设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积极探索跨省域高质量协同发展新路径。
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打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样板
作为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10大区域发展功能平台中唯一以“带”为特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的平台,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含“绿”量和含“金”量十足。
此前,川渝两地明月山毗邻七区县(梁平区、长寿区、垫江县、邻水县、达川区、大竹县、开江县)组成了明月山文化旅游联盟,旨在加强川渝两地的交流合作,共创明月山区域文化旅游品牌,加快实现基础设施互通、产业互补、文旅共融、环境共治、服务共享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事实上,明月山毗邻区县协同发展的案例比比皆是。垫江、邻水以装配式产业基础为依托,携手推进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协同打造明月山优质柑橘产业发展示范区,邻水脐橙、垫江白柚等产业发展迅速,长寿区、邻水县联合培育发展大洪湖有机鱼品牌,年销售额超1亿元。与长寿共建明月山—大洪湖生态运动康养旅游带,五华山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棕阁山生态度假区分别创建为4A级、3A级景区。
在刚刚确定的平台分工方案中,广安市林业局被明确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的市级联系单位。“目前,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森林覆盖率达42%,生态本底不断夯实。”广安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生态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示范区功能定位,着力推动绿色产业集聚发展,共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全力打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