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广安频道 彭娟)7月22日,广安市广安区医保局2楼,工作人员打开“智慧医保监督系统”,并向广安致和康复医院发出病历查房指令:核查中医康复科住院的苟大爷,是否本人在院接受治疗。
10分钟后,系统收到该医院上传的一段9秒视频,显示苟大爷正坐在病床上。
作为全市医保服务的重点区域,广安区为322万参保群众提供定点医疗保障服务,年度医保基金支出超过15亿元,居全市第一。面对医保领域监督对象点多面广、违规行为易发多发、背后“风腐责”问题复杂隐蔽等现实挑战,如何“破局”?
由广安区纪委监委牵头,推动医保、卫健等部门探索建立的“智慧医保监督系统”。(彭娟 摄)
三维智控,科技赋能穿透医保监管盲区
今年年初,广安区以“数字监督”破题,由区纪委监委牵头,推动医保、卫健等部门探索建立“智慧医保监督系统”,构建“线上+线下”“智管+制管”多维监督模型,以数字赋能守护人民群众的“救命钱”。
“医院收到查房指令后,须先通过患者人脸识别,‘解锁’验证后,才能拍视频上传系统,以确保是患者本人在院治疗。”广安区医保局副局长秦俭平解释,该系统涵盖生物识别、云端监控、数据监测等功能,可有效监督医保领域冒名就医、挂床住院、高频诊疗等行业乱象。
紧盯“人卡分离”冒名就医等问题,该系统引入计算机视觉、生物体征、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全区44家定点医药机构投入AI摄像机130台、生物识别一体机106台、AI服务器29台,接入公安机关人脸识别数据库,利用“AI生物识别”技术核验患者身份6600人次,发现异常就医行为71例,挽回资金损失56.66万元。
针对“挂床住院难核查”的问题,该系统则可利用“云端监控”功能有效解决。“采取‘在线核查+远程监控’方式对住院病区开展全景扫描,自动识别离院超3小时患者数据,随即进一步核实患者是否‘挂床住院’。”秦俭平介绍。
同时,该系统结合医院药品进销存动态实时数据,实时监测患者在院就医治疗情况,有效纠治医保行业“挂床住院”乱象。
截至目前,该系统已将广安区44家医药机构纳入监督,实现辖内住院功能医院全覆盖,已发现异常信息1000余条,查处违规行为125例,挽回医保基金93万元。
数据贯通,纪委“嵌入式”全流程监督
登录系统的监督账号,查找办案线索,是广安区纪委监委驻区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的日常工作。
今年4月,该监察组在监督平台里发现,某乡镇集中供养人员文某某在2年多时间里,在某乡镇卫生院住院共计36次,高达544天,且均为轻症,使用医保基金21.3万余元,在敬老院报销住院生活补助8480元。
然而,文某某实际在敬老院报销的住院生活补贴数据却是853天,共计13090元。离谱的数据差异,触发了工作人员的“雷达”。
“经调查,该乡镇卫生院通过向文某某提供免费住宿,虚开医学证明,助其领取住院生活补贴,拉拢文某某高频次、超长期住院,并进行过度诊疗。”广安区纪委监委驻区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组长曾静介绍,持续深挖发现,2020年至2024年,文某某共计住院66次1273天,使用医保基金近47万元。
目前,该案件正在查办中,现已追回违规使用的医保基金,后续将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问责,同时举一反三,排查整改类似问题。
通过设置专门监督账号,广安区纪委监委建立起“数据贯通”监督机制,开启全域监督权限,利用该系统随时查询辖区参保患者病历信息、就诊记录等,实时接收特殊人群伴随住院、高频就诊、大额医疗费用、家属共济异常等预警信息,定期提取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对医保基金进行“嵌入式”全流程监督。
据统计,该系统目前已自动发出预警信息200余条,督促各医疗机构通过自查自纠发现问题194个,查处违法违规定点医药机构106家次,追回、责令退回基金及处违约金共2173.58万元。生成问题线索11条,立案6人。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设,推动医保、卫健、民政、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之间实现数据互联互通,逐步实现对医药机构全域、全程精准监管,严厉打击医保领域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广安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动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走深走实,切实守好群众“看病钱”“救命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