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如何蝶变“全国示范村”? 这场深度调研带你寻找“答案”

2025-07-24 17:33:5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伍力

四川在线消息(广安频道 胡力文)近日,西华师范大学“经世致用——蜀行阡陌”调研团(以下简称“大学生调研团”)走进广安市岳池县顾县镇羊山湖村,围绕“丘区特色产业振兴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课题展开深度调研。

曾经,这座小山村因基础条件落后、地理位置偏僻等客观原因,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如今,村子里已然旧貌换新颜,摇身一变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并荣获“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为探究羊山湖村华丽蝶变的“秘诀”,大学生调研团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交流、考察产业项目,探寻乡村振兴的“岳池答案”。

大学生调研团在羊山湖村调研。

“小田”改“大田”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羊山湖村以土地改革为突破口,立足自身资源禀赋,让中药材种植产业在村里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成为驱动村庄从传统村落迈向现代化乡村的核心动能。

“这样的发展规模是如何实现的呢?”大学生调研团副队长葛峙仪站在连片的药材田地里发出疑问。

65岁的村民蒲亨元现场给出答案:“以前,这片田地碎得像豆腐块,多亏‘小田改大田’工程,把村里的田地整合成大田。现在,田地里拖拉机都能开进来!”

据了解,“小田改大田”工程是羊山湖村蜕变的关键一步。通过该工程,碎片化的土地被整合为规模化良田,不仅适应了机械化作业需求,还带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有效缓解了劳动力闲置问题。

同时,当地村集体创新推出的“业主承包+集体兜底”模式更让土地焕发新生。有业主承包的地块,农户每亩年获500元租金;无业主承包的,由村集体收回并组织当地人耕种,确保土地不撂荒。村里还为老年农户保留自种菜地,既保障了他们的自给需求,又消解了土地流转矛盾。

“这样的模式,既保障了农户权益,也让土地‘活’起来。”村集体相关负责人蒋小兵说。“村里还推广庭院经济,助力村民增收,政府帮建鸡舍,农户养殖鸡鸭自给自足或售卖,多了一条增收渠道。”

大学生调研团采访羊山湖村村民。

“智”造到“链”兴让药材成为“致富宝”

在羊山湖村的药材种植区,360米海拔的山坡上佛手苗舒展枝叶,育苗大棚里不同生长周期的药苗整齐排列,10元/株的幼苗待销各地。“佛手在360米以上长得最好,低于300米易生病,高于400米结果少。”农技人员蒋建康向参观种植区的大学生调研团介绍。

据悉,该村中药材种植产业从选种到培育,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研究与实践,确保药材品质上乘。除了严格把控种植条件,村里还积极探索药材深加工路径,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鲜佛手10元/公斤,切片烘干后能卖到51元/公斤。”羊山湖村第一书记蒋翱翔说,加工车间里,中药材实现了“身价升级”。

青皮经机器一两秒切片、枳壳烘干后入药、艾草做成泡脚包的材料……一条产业链让药材成为“致富宝”。

随着产业链发展,羊山湖村的药材销售渠道也呈现多元化:初加工药材销往饮片厂和医院,精加工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走向全国,国家集采让优质药材价格更亲民。“在政府补贴(每亩两三百元,最多三年)支持下,业主投入有保障,农户既有土地租金,又能打工挣钱,实现双增收。”业主张蓉说

“目前,村里中药材种植面积约3900亩,随着产业发展,村里还规划了中药浴、食疗产业,让‘药田’变‘乐园’。”蒋翱翔说。

(大学生调研团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