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丁彦博 姜曦悦 记者 罗海韵)7月24日,在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巷头村的出租屋,电风扇吱呀作响。广安市前锋区广兴小学五年级学生小雨(化名)把折皱的奖状从书包里抽出来时,手指在自己的名字上停了很久。那是她上学期得的,一直藏在书包夹层里,没舍得寄给爸妈,怕邮丢了,也怕爸妈太忙顾不上看。直到班主任把这张奖状带来,小雨妈妈的眼眶红了,低头用拇指摩挲着奖状边角。
今年7月初,前锋区组织“小候鸟护航”行动,326名孩子坐上大巴来到大朗镇。小雨想把奖状当面递给爸妈,路上好几次晕车。当晚抵达后,小雨一下扑进妈妈怀里。上次她这样抱妈妈,还是是在春节。
7月21日至27日,“家校同心·千里行”赴东莞大朗关爱暑假学生家访活动举行,该活动由前锋区教育科技和体育局组织,观阁小学、广兴小学派教师到大朗镇进行家访。小雨妈妈一页页翻开相簿,眼泪将相片底下的小字晕成蓝墨水。“真没想到老师会专程跑这么远!”特意请假回家的小雨爸爸,紧紧握着孩子的手,“看着这些,好像找回了错过的时光。”
同样以质朴方式表达爱和思念,还有广安市前锋区观阁小学的小莉(化名)。7月25日下午,在大朗镇家中,小莉正垫脚帮妈妈晾衣服,回头看见老师抱着两本新书,脸上满是汗。老师把《中国民间故事》和《稻草人》递给小莉,又从包里掏出一张画,那是小莉画的爸爸妈妈。
临走前,老师问小莉:“你有什么特别想对爸妈说的?”小莉低着头,用鞋尖蹭着水泥地:“你们别那么累了,我数学虽然不好,但我可以把舞蹈跳得很好,以后挣钱给你们买大房子。”
广安前锋区35万户籍人口中,有8万余人在东莞务工,其中仅广兴镇就有约1.5万人在大朗镇。为了给亲情续航接力,家访活动在大朗镇和前锋区同时举行。广兴小学班主任张小兰告诉记者,今年某个周末,她来到学生小沛(化名)家中,“这孩子很内向,我想找机会了解他。”听小沛妈妈说,因为缺少父母陪伴,小沛回家也不爱说话,自己闷头做作业,他们想帮也帮不上。张小兰听着,心里一阵发酸。
为了打开小沛的心扉,张小兰和他玩起词语接龙游戏。一开始,小沛有些拘谨,张小兰不断鼓励他,“小沛,你太棒了,反应真快!”渐渐地,小沛脸上露出笑容,眼睛里闪过亮光。游戏结束后,张小兰和学生父母建议,每天抽时间陪孩子聊天,周末可以一起参加户外活动。“离开小沛家时,天色已晚,但我的心里却暖暖的,因为我和他的父母一起,找到了帮助他的方向。”
据了解,为促进家校共育,前锋区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千师访万家”活动。截至目前,该活动已走访学生达一万余人次,参与老师达一千余人次。这些看似寻常的家访,承载着一群孩子最倔强的愿望:把留守的“守”,改写成“守候”的“候”——不是被动地等,而是主动地飞。
1500公里家访路,传递的是温度和责任。“家访活动是对‘小候鸟’迁徙团圆行动的延续。”广兴小学校长程晓林告诉记者,希望在家长、孩子和学校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前锋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双向奔赴’的努力,让孩子能感受到,他们的成长从未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