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纪检“跑”在川渝交界路,按下乡村道路治理“加速键”

2025-10-16 10:43:0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伍力

四川在线消息(钱进 记者 罗海韵) “这条路没修好时,我们骑摩托车出行,颠簸得厉害。现在终于修好了。”10月14日上午,广安市邻水县复盛镇青林村4组村民钟勇望着宽敞的路,感慨万千。

10月14日,连接复盛镇与云台镇的乡间道路已平整如新(罗海韵 摄)

村民口中的这条水泥路,宽5.5米、长6.8公里,是青林村通往重庆市长寿区云台镇桥坝村的出省路。去年10月,复盛镇片区监督员走访时发现,这条路因年久失修而隐患重重,成为村民出行“堵点”, 但因村里资金短缺,修缮工作未能推进。

“常有群众反映,路旁堡坎滑坡后,土石堆积会让路面更窄。”复盛镇纪委片区监督员冯良杰说,他们实地勘察后,发现道路破坏程度很高。当时,村民谢永德尤其发愁,他准备回村修新房,却没法运材料上山。

道路修复迫在眉睫。如何突破局面,让“堵心路”成为“连心路”?复盛镇纪委成立“便民小骑手”服务队,纪检干部骑着摩托车深入田间,广泛收集民意,将道路改造列为重点事项,并整理材料上报复盛镇党委领导。

复盛镇纪委片区监督员骑着摩托车,深入田间收集民意 (钱进 摄)

为何当地如此重视此事?还得从地理位置说起。青林村地处川渝交界处,与重庆市桥坝村接壤,这条路承载着两地民众交流与物资运输的重任。复盛镇与云台镇的干部多次开会,商谈解决方案。

然而道路修缮,资金是首要难题。“项目预计投入790万元,即使邻水县交通运输局承担180万元,剩余资金仍难以筹集。”青林村党支部书记甘国祥表示。

了解当地情况后,复盛镇纪委依托渝邻纪检监察协作机制,与云台镇纪委启动“联合监督”,推进立项申报、资金筹措和施工建设。“这条路关乎百姓出行,是川渝合作纽带。”复盛镇纪委书记刘小刚说。

去年12月,在川渝两地纪委推动下,复盛镇政府将该项目纳入年度“民生实事”重点项目,列入“邻水县以工代赈示范工程”规划实施,资金由上级申请资金与村集体自筹资金30余万元组成。

今年1月,两地共同修复毗邻区域泥结碎石路,为推动顺利施工,需取得村民对无偿提供土地等资源的支持。“最初动员效果有限,直到我们建立激励机制,引导村民投身项目建设。”甘国祥道出破题之法,保障村民权益,将潜在“补偿”转化为“劳务报酬”。

令村民冯宗发高兴的是,镇村不仅协调申请新宅基地,还让村民修路拿工钱。冯良杰介绍,“以往村里工程,都找外地人施工,现在镇上通过政府招标,从村里选人,工资由国家发放。”

航拍新修缮的青林村道路 (钱进 摄)

然而跨区域协作并非易事。这路虽不长,技术要求却很高。两地纪委针对堡坎浇筑等关键工序,开展联动监督、交叉检查。“每个环节都不容马虎,我们一起盯流程,确保各环节无缝衔接。”刘小刚表示。据复盛镇纪委统计,两地纪委重点监督堡坎施工质量,对13座涵洞建设实行进度台账管理,全程跟踪2口100立方米蓄水池建设, “针对高技术要求的工序,我们严防施工瑕疵。”

自5月30日起,工人们挖堡坎、掘地基,开山扩路、修建涵洞等事项有序推进。目前路面硬化工程实施完毕,预计10月下旬即可通车。“我们克服雨季等不利因素,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比原计划年底通车提前。”邻水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