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

2019-11-01 21:26:00来源:半月谈编辑:刘川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省广安市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广安·宜居乡村”,着力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让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贡献了广安力量。

 

既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又提高了村民幸福指数

“产区变景区”全方位提升。广安围绕构建“357”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广安龙安柚、广安蜜梨、邻水脐橙“三大拳头”产业。按照生产化景区标准,对形成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基地进行提档升级,主要产业基地游步道、观景平台等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实现了“一片产业发展一片景区”。目前,全市已建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2个。2018年,全市乡村旅游人数达到1013.03万人次,同比增长4.2%。

“田园变公园”取得阶段性成果。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大力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深入推进“美丽广安·宜居乡村”建设,加大古镇、古村落、古民居、古树名木保护力度,建成中国传统村落11个、四川最美古村落2个、幸福美丽乡村1071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9%。按照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工作思路,建成村史馆、乡愁体验园等文化设施1382个,建成中国农业公园1个,橙海阳光、缪氏庄园、广安蜜梨主题公园等省级农业主题公园13个。通过“田园变公园”,闲置的田地变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既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又提高了村民幸福指数。

“产品变商品”实现关键性进展。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精心打造广安“龙安柚-健康的滋味”品牌;规范管理“华蓥山”品牌标识的使用,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和规范的退出机制,“华蓥山”品牌被评为全省十大优秀农产品区域品牌,使用该公用品牌的优质农产品达200多种。农副产品加快深加工、特色加工步伐,广安龙安柚、邻水脐橙等传统产业积极对接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产业结构更优、产业链条更长、产品附加值更高。

 

探索农业产业与生态环境融合发展的特色路子

以“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为抓手,推动全域乡村振兴。广安市委认真审视广安农业大市的基本市情,充分发挥广安农业产业基础扎实、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浓厚的比较优势,坚持差异化发展,出台《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推进方案(2018-2022)》,提出了“让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的乡村振兴发展思路,探索农业产业与生态环境融合发展的特色路子。

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引领“美丽广安·宜居乡村”建设有力、有序实施。市委主动走出去考察,聘请高水平专家团队,围绕“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编制了“产、村、景”相统一的“美丽广安·宜居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武胜县确立“1+6+9+N”乡村振兴规划体系,构建山水相依、田林交错、大美洁净的乡村生态景观,中心城镇、聚居社区、聚落院子三级乡村聚居体系,连片农业基地、农业园区、农业庄园、小农园四级农村生产形态,形成产村一体、农旅融合、三生合一的全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被纳入全省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县。

以产业振兴为关键,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广安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树立“大产业”理念,推动产业跨界融合、相互渗透,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附加值,实现“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广安区依托龙安柚基地,组建广安龙安柚发展有限公司,建成柚子精油、柚子削皮、柚原浆及商品化处理等5条生产线,形成从生产、贮运、加工到流通的产业链条;打造以柚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形成农业产业生态圈,提升了龙安柚产业综合效益。

以特色文化为依托,做好“文化+农业”文章。广安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善于转化优势、创造优势,把独特的红色文化、三线文化、农耕文化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将资源禀赋变为现实生产力和发展竞争力,推动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岳池县作为中国曲艺之乡、中国农家乐之源,深挖农业大县和农家文化深厚底蕴,围绕“花、酒、丝、姑”四大文化内涵,打造农家生态文化旅游区,生动再现了岳池农家婚嫁、生子、品茶、卖酒等传统田园生活场景,让游客实现了“寻农家源、观农家景、品农家宴、赏农家韵、感农家情”。

以基础建设为支撑,让农村留住人、农业引来人。广安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抢抓基础设施补短板政策机遇,突出解决好农村路、水、网等瓶颈问题,优化美化环境,促进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武胜县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在培育标准甜橙园、蔬菜园、花木园和粮经复合型产业基地6万亩,农产品年产值约4亿元的基础上,加大道路建设、景观设计和观光设施建设投入,重点推进“花样年华”“橙海阳光”“四季花海”“丝情画意”“开心农场”“金色大地”6个不同主题的乡村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实现“种庄稼”与“种风景”融合。

以农民参与为纽带,激发乡村振兴内生活力。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广大农民生活得更美好。华蓥市阳和镇偏岩子村村民在新村建设过程中,主动扮演好“主人翁”角色,坚持“政府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配套,农民分户建房”的“三统一分”模式,按照中式明清南方民居风格统一打造民居;将土地承包给业主,按照“业主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技术建园、统一管理指导、统一收购贴牌、统一上市营销,投产基地返包给农户,利益五五分成”的“五统一返一分”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增收。

 

准确把握乡村振兴四大关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广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融合发展不充分、基础设施不完善、乡村产品供给不丰富等问题。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正确方向,准确把握乡村振兴四大关系。准确把握打好攻坚战和打好持久战的关系,遵循乡村建设规律,找准突破口,排出优先序,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准确把握顶层设计和实践创新的关系,因村制宜,精准施策,以过硬举措抓好乡村振兴发展各项任务。准确把握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关系,同向发力、互促互进,着力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准确把握坚持政府主导和发挥市场机制的关系,用好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突出特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广安区、前锋区重点发展都市农业,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华蓥市、武胜县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做大做强文旅经济。坚持“一县一特色”,优化优质农业产业基地布局,广安区打造以花卉、中药材为主的产业园,前锋区打造以松针茶叶、中药材为主的产业园,华蓥市打造以花卉、油樟、林竹为主的产业园,筑牢乡村振兴产业基础,实现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打造一批田园综合体、体验农业公园。

加大改革力度,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等资产资源“三权”分置,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激活“沉睡资本”。创新探索农业园区工作机制,用工业化思维建好建强现代农业、林业园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回引”“输出”并举,建好用好农民工基本信息数据库、服务网站和服务中心,打造一批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示范园、孵化园,吸引更多有志、有识、有资金的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壮大“农民工经济”。

作者:李建勤(广安市委书记)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