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满意 武胜县力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2019-10-14 20:37:3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刘川

四川在线消息(龙俊帆 记者 何浩源) 10月12日,武胜县万隆镇灯笼石村村级公路拓宽工程竣工通车,灯笼石村村支部书记陈代斌说,之前公路太窄,错车非常不方便,现在完全没有问题了。

今年9月全省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武胜围绕群众所急所难所盼的问题,突出乡风文明建设有短板、乡村法治建设不平衡、民生诉求办理不及时等方面,制定措施及时进行整改,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使“让群众满意”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倾听群众诉求 把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

灯笼寺村村级公路此前只有3.5米,不但错车不方便,而且每次逢年过节都会堵车。今年6月,该公路拓宽工程启动,但是进展速度不太理想。主题教育开始后,武胜县通过调研了解到该情况,督促万隆镇要在10月份完成道路拓宽。

灯笼寺村立即成立了包括询价小组、质量监督小组、拓宽工程领导小组组成的一套班子,加快项目推进,终于提前竣工。

除了拓宽道路,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建议后,灯笼寺村还在2公里多的危险路段安装了防护栏,增加公路行车安全性。52岁的村民李顺民除了务农以外,经常骑摩托在村里和相邻村做零工。“以前在公路上骑摩托很害怕,转弯处担心碰到车子,晚上也不敢骑,现在不担心了。”李顺民说。

“以前车子乱停乱放,现在新划了停车位,再也不用为停车发愁了。”10月10日,武胜县市民马先生将车停在人民广场新施划的停车位。

县城停车难,是武胜县城市民们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解决停车难问题是群众的普遍诉求。结合主题教育的开展,武胜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广大党员干部广泛开展走访调研,按照人流量、车流量和商户密集度等因素,对武胜县城人民广场等路段进行了科学规划,新施划停车位112个,有效缓解周边市民停车难问题,方便了群众驾车出行。

针对民生诉求办理不及时、部分乡镇部门主动性不强、群众诉求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等问题,武胜县全面加强党员干部“四个意识”教育,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建立群众诉求专门队伍,确保群众诉求办理及时高效有序;开展信访积案难案集中攻坚化解行动,实现“降存量,控增量”,以实实在在、操作性强的抓手和举措,推动问题切实解决,实现让群众满意目标。

聚焦乡风文明建设幸福美丽新村

主题教育开始后,有村民反映大垭村村民活动中心场地太小,办事和开展活动都不方便。了解情况后,万隆镇组织工作人员前往调研,决定将废弃了6年之久的大垭村基点小学改造成村民活动中心。

万隆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垭村基点小学有四层楼,场地很充足,未来这里将设置便民服务站、广播站、活动场所、村民服务中心等。“不仅大垭村村民可以使用,邻近的灯笼寺村和深沟村也可以使用,一下子解决了3个村村民活动中心场地问题,对于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在武胜县万善镇大沟村村民谭祥银家,专门设有一间屋子做洗手间,推开门一看,还有一个冲水马桶。“现在我家厕所既干净又整洁,和城里人用的卫生间一样。”谭祥银介绍。

谭祥银家过去是传统的旱厕,不但占地面积大,而且卫生条件不好。在主题教育中,武胜县针对存在问题,仔细研究,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着力在全县乡镇农村实施“厕所革命”,把旱厕改造成冲水厕所,改善乡镇农村的人居环境。

在主题教育中,武胜县坚持问题导向,在全县范围内扎实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有短板”专项整治工作,着力解决突出问题,补齐工作短板。加强村民活动中心等场地建设的同时,还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注重典型示范引领,引导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让文明乡风吹遍乡村。

此外,武胜县还不断构建起县级统筹、乡镇负责、村组落实的总体协作机制,实现自然村专职保洁员全覆盖,落实“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运输、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机制,持续深入开展“一榜两评”活动,摒除“等靠要”思想,健全奖惩机制,促使村民自觉重视、主动参与到乡风文明建设中来。

    编辑推荐